(资料图)
最近有人在微信中咨询我技能矩阵应该怎么去做,在本人之前的文章中《:员工技能如何管理,一张图让你明明白白》" linktype="text" imgurl="" imgdata="null" tab="innerlink"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data-linktype="2">标准作业<8>:员工技能如何管理,一张图让你明明白白》对技能矩阵的重要性以及怎么去制作进行了介绍,而今天在这里再从两个看起来一样,但是效果却不一样的技能矩阵在对此知识点进行一个拓展分享,毕竟有人问,就说明了之前的介绍还存在不足。
先看看以下两个技能矩阵:
技能矩阵1
技能矩阵2
你能看出两个矩阵不同的地方吗?
最直观的不同就是技能矩阵1是从工序和员工入手构建矩阵,而技能矩阵2是从技能和员工去构建矩阵,除此之外就是技能矩阵1会对员工掌握工序数量,以及工序可用员工数量两个方面进行可视化体现,而技能矩阵2则侧重于对员工掌握技能等级数量进行体现。
为什么有这些不同呢?
因为技能管理的目的不同!
技能矩阵1侧重于对各个工序的能力储备情况进行管理,每一个员工掌握的工序能力就是一个资源,就是解决工序与员工能力匹配的问题,因为工序会因为产能增加、工序调整、产线复制来提升需求,而员工能力会因为缺勤、无法独立作业来限制供给,这个时候有了技能矩阵1:工序-员工矩阵,就能对供需情况一目了然,当出现供需不匹配情况时,就可以从该图上快速寻找资源来进行支持。而且通过矩阵上员工掌握工序数量以及工序可用员工数量可以进行工序能力发展和储备计划制定,每年年初对每个员工设定掌握工序数量目的,来督促员工工作能力提升,促进员工发展。而对工序可用员工数量与标准数量对比,针对差距来进行计划培养,这样便可以提前预防工序能力不足,为增产扩线打下基础!
而技能矩阵 2 ,侧重于公司技能及水平的储备,通过该矩阵展示可以对公司所需技能的资源以及熟练程度一清二楚,当公司要进行工序能力整合,作业调整或新产品试制的时候,就可以对照此表找出最合适能力的人员去应对需求,这是技能矩阵1所无法实现的。而且通过这张图,不仅可以清楚看到公司技能的整体水平情况,还能看到某个人的技能水平状况,这就能帮助企业和个人去找到后续发展的方向,是继续补强某些技能,打造出核心竞争力,还是补短某些技能,追求一个多元化持续发展,这便是技能-员工矩阵带来的管理效果!
既然管理目的不同,那自然应用的场景就不同。
如果在一个企业内以流水线操作为主,每个工序间作业差距较大,那么我推荐使用技能矩阵1:工序-员工矩阵,因为这样可以更加直观方便管理人员了解产线运行保障,
但如果一个企业内有更多通用性的基础技能,技能水平差距明显,而且工序作业只是基础技能的累加,那么我推荐使用技能矩阵2:技能-员工矩阵,这样能够更明显的将整个公司的技能储备以及水平进行展示,而且更加便于管理人员进行岗位调整。
最后在使用技能矩阵时,还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动态管理,定时更新,该图一定要指定更新负责人,并定期将图表中的数字、日期、状态进行更新,这样才能给出准确的信息,辅助管理工作开展。
2.结合公司学习及IDP个人发展计划,该图上工序可用员工数量就可以作为一线人员学习目标,纳入公司学习计划,而员工掌握工序数量或员工技能数量及水平情况则可以作为一线人员个人发展计划输入,以此来推动员工自己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3.结合技能等级评定并反映在薪酬绩效上,技能矩阵的变化一定要和公司的技能等级评定工作结合起来,掌握多少工序或技能就可以在公司职称等级上进行体现,并且直接在薪酬绩效上能够一一对应体现,这样便能更好去推动员工去学更多工序或技能,提升公司能力。
END
拓展分享:
:什么是流动式?" linktype="text" imgurl="" imgdata="null" data-itemshowtype="0" tab="innerlink" data-linktype="2">流动式产线布局<一>:什么是流动式?
:沟通是幸福的本源,但你懂沟通吗?" linktype="text" imgurl="" imgdata="null" data-itemshowtype="0" tab="innerlink" data-linktype="2">沟通真的很重要<一>:沟通是幸福的本源,但你懂沟通吗?
:组织管理方法千万个,这个方法最好用!" linktype="text" imgurl="" imgdata="null" data-itemshowtype="0" tab="innerlink" data-linktype="2">结构化思维<七>:组织管理方法千万个,这个方法最好用!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Copyright 2015-2022 时代体育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 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