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参考消息网5月23日报道据台湾“中时新闻网”5月21日报道,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台商台青表示,除具邻近港澳、国家政策倾斜优势外,广州对港台及外来文化的包容程度高,对消费升级来说是很好的实验地,加上大陆人口基数大,有很多发展机会。但同时,台湾青年如何在地化、“接地气”,台商如何因应国际格局变化,都是需要关注的课题。
据报道,记者抵达广州市南沙区的创享湾,与三位在当地工作生活的台湾朋友进行座谈交流。创享湾是当地集青创交流、规则衔接、专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创享湾共引入近200个青创企业,其中港澳台青创企业占比超过一半,企业涵盖科技研发、文化艺术、教育培训、商务服务等领域。
凯擘影业投资公司的执行董事林美瑶在大陆已经有18年了,去年她离开北京成为“新南沙人”。她利用当地相关政策,与同事登记文化发展公司,希望让港台较好的创新文创经验在南沙落地。
谈到南沙的特点和优势,她表示,南沙是大湾区的门户,一个小时内就可到澳门和香港,交通很方便。同时,广州很接受港台及外来文化,对当前面临重大转型的影视传播产业来说,探索和试错的成本很低,广州观众较为包容和相对理性,对消费升级来说是很好的实验地。
据报道,广州市台资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广州耕芯电子总经理周硕昆在当地工作了28年。他自豪地说,复印机、投影仪、扫描仪等所有办公设备制造商,都是他们公司的直接客户。他指出,过去没注意到南沙是珠三角的中心地区,是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才慢慢意识到这样的事实,且大陆在政策上针对南沙做倾斜,让他们享受到很多优待。
在专创国际青年社区担任运营经理的邱小坪是在陆台青,负责对台青年服务工作。他在福建完成大学学业后,2018年转赴广州就业。邱小坪直言,感觉到广州在各方面进步快,加上大陆人口基数大,且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公布,看好其发展机会而选择留下发展。
虽然三人都看好广州南沙的发展前景,但也都提出了台湾人在当地发展面临的挑战。林美瑶表示,如果台湾青年没有就业经验就想到当地创业,那是没有机会的。因现在审美趣味差异很大,在地化很重要,只有如此才能生存,若是能在当地有3到5年的工作经验后再创业,可能是较稳妥的路。
周硕昆则强调目前在广东的台企并没有大到有能力在海外设新厂,但有很多客户希望公司把工厂移到东南亚,“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的挑战”,目前能做的就是提升自己的实力与质量服务,“让客户非得继续跟着我不可”。
Copyright 2015-2022 时代体育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 514 676 113@qq.com